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

2011/09/04_中、西式鑿刀整理

9/4本來想去木作堂備料的,但是忠憲打從今天起要休假3個禮拜,就沒辦法了,想說有帶鑿刀來與磨刀石來,就只好在外庭園的樹陰下,磨磨刀具吧,

之前在4月份買了一把Edge Trimming Plane (修邊刨刀),一直都沒有把刨刀重新磨過,趁今天所有的磨刀石都已經先整平了,先磨磨鉋刀吧,磨之前要將磨刀石先浸在水裡幾十分鐘,充分濕潤後再拿來磨,

修邊刨刀的刀面是25度,所以要調整磨刀器到25度的刻度,然後先粗磨再細磨,下面照片是在做最後的細磨,




利用#800的磨刀石磨後,




細磨後,刀面可以像鏡面一樣反射遠方樹枝,




然後再磨我的西式鑿刀,他的刀面都是30度的,




經過一段枯燥重複的努力磨刀後,磨完了5把西式鑿刀與一把鳩尾刀,




然後,再繼續磨另外5支中式鑿刀,這五支是的我第一組鑿刀。花了一個早上,將兩組鑿刀修磨完了。

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

2011/09/01_新收到LeeValley的特價書與滑方規

在8月中過後,有一天收到了Lee Valley的一封促銷e-mail,裡面列了大概6本特價書,只要US$5~US$7,老外的商家一旦特價,通常都會提供相當有誠意的折扣,搞不懂Lee Valley為何要在這時特價清庫存!(9/2我在更新Blog時,特價還在繼續進行,有興趣的可以把握機會)

想說有難得的折扣,就上去看了一下,其中有4本書看起來算是不錯的,一般價錢都要US$2x~US$3x,如今大特價,就有點受不了誘惑,又下單去了~~


8/25下單的,今天9/1就收到了,真是有效率,不過我要念一下UPS,為什麼在amazon下單買工具,有時都不會被抽到要繳稅金(由DHL與黑貓配送的),但是,每次由UPS配送的,都會被中華民國政府抽到稅金,真是夠了!! 由於到貨時間是下午,由老婆先幫我繳交三百多塊的稅金給UPS(代收),才可拿到我的包裹!!



晚上下班後,就在家裡看到這一箱,






拆箱後,就看到塑膠袋裝著的書,還有趁機一起買的小東西,







第一本書是,Cabinetry,2002年出版,440頁,原價US$24.99,只賣US$7,內容都是一些細木家具的設計,雖然設計圖都是手繪,而且非全彩印刷,但是內容很豐富,物超所值。






第二本就是,Storage & Shelving the Shaker Way,2009年出版,143頁,原價US$24.99,只賣US$6,是全彩印刷的,都是Shaker Style的家具設計,我還沒時間細看,好像有13個Project,有蠻詳細且一步一步的製作介紹。






第三本是,Making Fine Furniture,2007年出版,303頁,原價US$24.95,只賣US$6,是全彩印刷的,也還沒時間瀏覽它,不過根據其網站上的介紹,其裡面內容也是相當廣泛,有許多細木作的技巧介紹,與如何配合機器的使用;也有不少實際案例的介紹,可說是便宜又大碗的一本書。






第四本是,The Drawer Book & DVD,2009年出版,158頁,外加一片30分鐘的DVD影片,原價US$29.99,只賣US$7,以價錢來說是超級划算的。書本的內容是以檔案夾的方式裝訂(不常見),是全彩印刷的,收到書的第一天晚上,我就花了一些時間,大概瀏覽過它的內容,剛剛好符合我最近要做的抽屜主題,內容也是超級詳細,也用了大量的圖片與相片輔佐說明,我個人相當喜歡這本書的內容,推薦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趁機買一本。






書本最後一頁有一張DVD,還沒時間看,改天看一下,






由於是書本,所以航空運費比較貴,也因此順便買了幾樣小東西,但是這些東西都比這次所買的總書價貴上一倍以上,至於為何要買?因為我在台灣買都買不到,有賣的那家廠商也缺貨N個月了,只好自力救濟了。

首先是,買了不同尺寸的螺旋Router Bit,台灣只有賣直刀的,amazon又不賣台灣,所以只好忍痛跟Lee Valley下單了,以後要铣榫孔就可以由直刀改成螺旋的Router Bit。






再來是忍很久,一直買不下手的Sliding Square (滑行方規,不知這樣翻譯對不對),利用此方規可以輕易又快速的畫出平行板緣的線,尺面很寬很厚,質感100分呢!!下次要再畫平行線,就可以試用看看了!!


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

2011/08/27_楓木書桌_Part18_抽屜製作1

今天(8/27)是小朋友開學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日,必須要先將其中一張書桌搬到樓上書房去,方便大女兒開學後念書用,但是...抽屜的料雖然大概備好了,製作時還是會與書桌實際抽屜位置適合看看,假若,書桌已搬到樓上,勢必有些不方便,因此,想趁這兩天趕快將抽屜做一下吧。

一張書桌有兩個抽屜,其中一個抽屜將採用鳩尾榫的手工來做(也是今天的主要作法),另一個,由於頭腦不清楚,造成抽屜的寬度少了5mm,無法用鳩尾榫來做,而改用Single-Rabbit Joint來做,如下圖所示。




自己做書桌有個好處,就是可以因地制宜修正,雖然兩個抽屜工法不同,但是做起來後,外觀是一致的,內部差異。也因為是自己用,相形之下,就不是這麼重要了。以後有空再備料重做一個就好了啊!!

為了要做鳩尾榫(Dovetail),所以要先量取板厚,利用畫線規取其板厚,我都是利用下列方式取板厚的,又快又準,這也是這種畫線規好用之處。




劃出板厚,




再利用14度(1:4)的鳩尾規來畫出所要的鳩尾榫頭(Tail),




然後用夾背鋸先鋸除兩旁廢料,




再利用手工線鋸與鑿刀,將中間廢料也鋸除之,




也用鑿刀做細部修整,而完成了鳩尾榫頭的製作,




將所做好的鳩尾榫頭與另一木板,以九十度擺放,利用畫線刀繪出相對應的鳩尾榫孔(Pin),




然後再用夾背鋸、手工線鋸、鑿刀,將另外兩塊木板的鳩尾榫孔製作完成,然後試組裝成抽屜的四邊,




緊接著製作抽屜底板,將薄板裁成適當尺寸,然後拼板;由於薄板只有8mm左右厚度,用平行夾拼接時,會翹起,同時為了增加平整,除了橫方向要用木工夾夾緊,還要再加上垂直方向來夾緊,




拼接後的底板,用鋼刨稍微整平每塊木板接縫處,




然後利用一塊一分的夾板與7分的厚夾板做一個6mm直刀的導板治具,可用於修編機的铣溝與修邊之用,然後將抽屜邊板洗出6mm寬度的溝槽,以便安裝抽屜底板。




铣好後的底板溝槽,




先針對一組鳩尾榫抽屜的側板,铣完四邊的底板溝槽,要注意其中前後的側板的溝槽不要铣穿,以免側邊會看到溝槽,不好看。由於修編機已經調整好了,所以也同時繼續铣另一組Single-Rabbit Joint的抽屜的底板溝槽。




然後換12mm的刀具,再利用另一塊一分的夾板與7分的厚夾板做一個12mm直刀的導板治具,铣另一組Single-Rabbit Joint的抽屜的側肩(shoulder),




利用同一組12mm的治具與修編刀,將抽屜底板邊緣的厚度修成只有6mm厚,4mm寬的肩部,然後是插入到抽屜邊板試組裝看看,




利用修邊機修整四邊後的抽屜底板,




抽屜邊板與底板試組裝,結果對於第一次做抽屜的我而言,我覺得算是滿意呢!!不過也從中獲得不少經驗與技巧(還有苦頭),可以用於第二張書桌的另外兩個抽屜製作了,




這兩天斷斷續續的忙了一天半,終於完成一個半的抽屜,其中半個抽屜是因為我已經沒有底板料了,下周再準備吧,然後在未膠合的情況下,試著安裝個抽屜試試看,下周再兩個抽屜一起膠合。




在8/27星期六那天下午,初步完成鳩尾榫抽屜時,試組裝到桌子上時,在推送抽屜時,由於抽屜未完全緊密組合,一時卡住了,就用力一推,結果就被鋒利又硬的白楓木給咬了!!!小指頭被夾到指夾上方處,痛得眼冒金星,終於知道甚麼叫做十指連心,痛到心頭裡,又紅又腫的痛了兩天,今天(8/29)終於消腫沒這麼痛了,下面是第三天,指頭的照片,好很多了!!也給自己一個教訓,做木工不只是要注意所有的木工工具與機械的使用安全,也是要注意木頭與自己操作不當所可能產生的傷害!!

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

2011/08/13_楓木書桌_Part17_固定桌板之固定片

8/13本來想偷懶打打電動,度過悠閒的一天。由於老婆想要書桌先給我那個大女兒使用,我心想雖然抽屜還未做好,可是...可以先使用,所以今天還是做一下木工吧。

今天首要工作就是要將桌板要先跟桌體結合;考量到方便搬移,所以桌體與桌面當初設計時,兩者是可以活動拆卸的,為了達到此需求功能,所以要做桌板固定的小木榫,如下圖紅色方框所圈的部分,要特別注意木紋的方向,必須與凹槽成九十度,才不會一鎖緊時,就崩裂了。




搬出之前做好的Router table,裝上Triton的Router,(PS: 下圖的推桿位置裝錯方向了,由於下圖的router刀旋轉的方向是逆時針,所以推板要由左手邊推到右手邊,當初拍照時只放上推板來照相,實際上不可以根據下圖去操作)。




利用轉桿將router生到最頂,方便更換Router bit,




換完Router bit後,用板手鎖緊,




用高度計量Router Bit所上升的高度,




將推桿調整到正確位置,要小心Router bit不可以撞到金屬推桿,由畫面左邊推到右邊!




真正在用Router在铣溝時,由於我是用剩料木棍來做,所以要用木工夾輔助夾緊,小心操作,




上方夾一個檔木,避免往上浮起,




做铣完之後再用手工鋸出所要長度,下面就是完工的固定木桌塊,實際上我還有鑽4mm的螺絲孔,方便鎖上不鏽鋼螺絲固定桌面與桌體,但是忘記照相了。

2011/08/07_楓木書桌_Part16_上第二次蠟漆

在經過7/23, 7/24兩天砂磨與上蠟漆後,由於7/30要去台北上課,又小小的偷懒一下了,想說今天(8/7)還是要把上次該收尾的部分做一下,

結果發現上次漆蠟漆時,經驗不夠,造成顏色嚴重不均勻,且表面因為蠟漆乾燥,造成纖維樹立,所以有些粗造,所以先拿砂紙慢慢地將兩張書桌好好的細沙磨一番,唉~~~砂磨真的是有夠枯燥乏味的!!

好在~~~這次有老婆幫忙一起砂磨,速度加快不少!!至於在上第二道蠟漆的工作,也是由老婆來主漆,為了好加工,又把書桌搬到工作桌上施工,經過一番努力後,先完成一張書桌桌腳部分了,




忙了將近一天,經由老婆的協助終於在傍晚,完成了兩張書桌與桌板的上蠟漆工作,然後靜置一天等漆乾,明天傍晚,就可再搬回書房放。

2011/07/23_楓木書桌_Part15_上蠟漆

7, 8月小朋友放暑假了,我也一起放暑假了,以至於兩張書桌的加工,嚴重Delay,幾乎兩個月沒什麼動工,只有零星的動工一下,Blog也沒再更新,所以趕工補一下之前欠的Blog。

首先先補7/23, 24兩天的砂磨與上第一道蠟漆。

7/23一早吃過早餐後,想說兩張桌子已經組好一個月,都沒新的進度,心想自己最近因為天氣熱而太懶惰了,這樣下去書桌幾時可以完工啊?所以趕快趁機砂磨一下桌腳吧,




由於桌腳都是有弧度的,想說沒有方式可以加快砂磨的效率,要不然要由#150、#180、 #240、磨到#320,可能會磨N天,尤其砂磨是最枯燥乏味的,




忽然念頭一過,想到說可以用線鋸,以砂紙替代鋸條,鎖在線鋸上,利用線鋸弓的張力來磨弧形的桌腳,




剛開頭用時,還覺得OK,用久了還是用萬能的雙手來磨,比較可以磨得出想要的弧度,




手磨了一天,一直用手腕旋轉的砂磨,當天晚上右手腕就很酸痛,趕快拿藥膏推拿一下,好在隔天一早就好多了,由於要上蠟漆,地下室要停車沒辦法將漆好的桌子放在那等它一天乾躁,所以只好先搬到書房直接上漆好了,

搬到書房後,老婆發現書桌有點太高了,桌腳高達82cm,當初想說調整椅子高度就好了,實際上不可行,這時就頭大了...桌子都組裝好了很難改了...只好將桌腳動手腳,然後發現鋸掉最底下那一節,桌腳還不錯看,而且高度下降了將近10cm,因此就用此方法補救了,




鋸掉最下面一節後的桌子,與未鋸桌腳的桌子相比,高度真的差粉多,修正後的,真的比較合適,




鋸下的一小截桌腳,一共有八個,改天再想想要做甚麼用途,其中一個idea是做燭台,




接著就是上蠟漆,由於蠟漆有點黏稠不好上,所以我有用松節油稍稍稀釋一下。由於書房在樓上在,搬的過程中,用力與姿勢不當,腰有點扭到,所以就交給我老婆與我那個兒子去幫我漆那兩張桌子,再來就是等它乾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