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

2012/01/14_2F松木櫃子製作_Part1

今天(1/14)是總統選舉日,本想一早投完票後再做木工,但是...發現一早一堆人在投票所排隊,那就趁中午沒人時,再來投票吧!!

今天的工作重點是針對2F的櫃子製作,由於櫃體很高,所以分成上、中、下三個櫃體來製作,最後再做櫃腳與頂部。




含門板的設計圖,




先做下櫃的櫃體,本來要自己製作一個鑽孔治具來做層板的木銷孔定位,後來在網路上有發現類似的治具,價錢也算公道,就買回來試試看了,試用結果算是很滿意呢!! 這個治具有三個塑膠定位螺絲,先鎖上後,就可以先從邊緣為基準,開始鑽洞了,




鑽洞的過程中,其治具要用快速木工夾固定好,




由於治具長度有限,所以他有附一個相同大小的Y型插銷,可以接續之前鑽的孔位,無限延昇所需要的長度,繼續鑽孔下去,




鑽空位後,真的算是很準又直,唯一的小小遺憾是,有些孔位邊緣有撕裂,應該是我下壓鑽太快的原因吧!!(鑽頭本身是三點式的木工鑽頭)




取相同基準邊緣,換鑽另一側的層板架孔位,




不到半小時,就鑽完了兩塊邊板的層板架的木銷孔,




然後先試畫背板铣溝的位置到一塊板材上,預備銑一個背板溝槽,




調整好先邊機倚板位置與直刀的深度,就可以直接銑其背板溝槽,




上下兩塊板料,其背板溝槽可以銑貫穿,




兩側邊板的背板溝槽,就不要洗貫穿,這樣組合後,才不會看到背板溝槽,




接下來要做下櫃的背板,由於我所買的背板都是長條狀松板,還要根據所要的長度先用角度切斷機裁切一下,




同時賣我材料的老闆,為了給我提高木材使用率,沒有裁切寬度到固定的19cm,只鋸修一邊,但是保證一定有19cm以上的寬度可以用,這樣我才有更高的彈性,可以用到較寬的板料。所以裁切長度後,木板的另一邊就需要用圓鋸機裁修平整一下,這樣也才能將這些板材拼成背板,




利用拼板夾將剛剛裁好的板材,拼成背板。




然後,繪製餅乾片榫孔的基準線,




上面這塊是櫃體的上下板,下面這塊是櫃體左右兩側的邊板,要直角規畫出所要的餅乾片榫孔的基準線,




餅乾片榫孔算是相當快速好用的工具之一,但是使用時,要特別注意所繪的餅乾片榫孔的基準線,與倚靠使用餅乾機時的倚靠基準位置,以下圖為例(上蓋板),就是以上緣為基準的,




由於上蓋板就是以上緣為基準的,所以左右兩側的邊板,也必須垂直放置,以上緣為基準,在邊板铣出垂直的餅乾榫孔,如此兩塊板子接合時,才能平整有精準的接合在一起,




試放餅乾片,




利用餅乾機將下櫃的所有餅乾片榫孔都銑出完畢後,膠合的背板也放了好幾個小時了,先拿來做初步的整理。雖然,膠合時有用濕布擦除溢膠,但是還是有部分殘留,也有點不平整,所以就用#180的砂紙先稍稍整平一下。砂磨完後,天也黑了,剩下的就明天再繼續加工吧!!




隔天(1/15)一早起來,就先將櫃體裝餅乾片,同時塗抹木工膠,




將上下松板、邊板與背板膠合,並用拼板夾固定鎖緊,





擦除殘膠,同時趕快準備另一側的邊板,並膠合上去。在以往的經驗中,從來沒有自己一人去膠合與組合過這麼大的箱體(1110mm x 850mm x 500mm),加上又有太棒膠III快乾的15分鐘限制壓力下,因此,在過程當中,手忙腳亂,弄得滿頭大汗的,不過還是即時搞定了,有了這次經驗,下次要再組合更大的櫃體(中間的櫃體1110mm x 1300mm x 500mm),應該會更漸入佳境的吧。




量對角線,以確認箱體是否維持方正,




第一個對角線長約1430 mm,




另一個對角線也是長約1430 mm,所以櫃體的正方應該是OK的。




完成了2F櫃子當中的下層櫃子後,還有中櫃與上櫃要繼續努力,剩下都是與下櫃子一樣的加工程序,先是鑽取層板的木銷孔位,




銑取背板溝槽,




經過一番努力後,完成了中櫃部分鑽孔與背板銑溝,由於中櫃高130cm,考慮穩固性,在中間有多加一固定層板。一共有五塊主結構松板。




一不做二不休,緊接著也將上櫃的四塊主結構松板也加工完畢,




由於接近傍晚了,最後將準備好的木料,都先繪製餅乾片榫孔的基準線,下次就可以直接先用餅乾機先銑出所有的餅乾片榫孔。




最後收工,將這兩天所加工的木料與下櫃櫃體,先整理放至在我的木工工作桌之上,留待下次繼續加工。

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

2012/01/07_2F與3F櫃子的松板料到貨

木料廠商經過一個禮拜多的備料,終於將所訂購的A級松板材準備好了,而我,由於星期六(1/7)當天一早就被叫去台北上課了,晚上回到家時,木料已經先我一步到我家了,所以廠商就以他的方式將木料直接堆放在我的車位上。第一眼看到時,哇啊~~~我訂的板料有這麼大一疊啊!!




裁切後剩餘的長板料,長約240cm呢,收納時其板料不能直立存放,會造成較大的變形,同時,為了要將我的車子可以停入車庫,我看我必須隔天一早重新整理擺放才行了,




隔天一早,吃過早餐後,先在長板料底下墊上一些廢料,平放堆好在牆邊,這些板料絕大部分都是10mm厚的,用來拼接當作背板與門板之用的,當然還有部分是20mm厚的,用來拼裝門邊框之用的。




由於車庫要停放我的車子,所以必須將板料暫時搬到我的個人休憩室吧,這是沒辦法的事,誰叫我沒有木工坊,只好暫用家中可用的生活空間,來做做木工DIY,一邊整理清點板料,一邊要考量平整堆放,儘量減少板料變形。堆起來後,也是好大一疊。





還有部分板料就暫時放在我的鋸桌之下,旁邊還堆放之前剩下的白楓木餘料。因為更換木工機具與櫃子設計等問題,拖了好一陣子的松木櫃子,應該可以在下周開工了。

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

2011/12/31_白楓木小茶盤

在2011年結束的前兩天,老婆說他想要一個小茶盤,看看這個周休是否可以做給她,想說新訂的書櫃松木料還未到,再來是老婆大人的諭旨,那就趁2011年的最後一天來做個茶盤吧。

首先,要決定用哪塊木料,本想用手邊的松木,但是,要從比較大的板料裁下來,不想浪費板料,就去剩下的白楓木餘料裡找找,找到這一塊大小OK又靠近樹皮的餘料,就決定是它了,




由於要將樹皮邊材先裁掉,當初圓鋸機所附的圓鋸片我是拿來粗鋸之用,所以要先換Forrest的Woodworker II的48齒鋸片,




Forrest鋸片買回來後,還沒機會上場,今天是它的處女秀,先除去刀刃上的保護膠膜,




在安裝鋸片時,最好在檯面上墊一塊三夾板,避免鋸片與檯面硬碰硬,也可以放放工具,先拆下快拆分隔板,再將鋸片換上新的上去,請確認電源插頭已拔出,才做這些事,由於鋸片非常鋒利,可以帶個麻布手套來做。




原廠所附的鋸片,




也由於所選用的木板厚達22mm,做小茶盤不須這麼厚的,所以還要將所選的白楓木對剖,這時也可以換上新購的1/2吋寬的帶鋸條,來剖楓木。左邊是換下的原廠鋸條,右邊是待會要換上的鋸條,比原廠附的鋸條較厚,所以又要重新校正鋸台了,




重新調教鋸條導輪,




校正時,與鋸條間隙可以用一張紙來做校正,




將要對剖的白楓木,畫出中線,




鎖上治具到Fence上,並稍微量一下距離,




調整高度,預備對剖,




新買的鋸條比較粗,其鋸齒又有點往外突出,所以鋸路有點寬,




帶鋸機對剖後,表面是粗糙的,




這時又搬出Makita的平刨機,來應付這種情況,




經過不一會功夫,就搞定了,然後再用圓鋸機來鋸出茶盤底部大小,與兩側邊板,




還有兩側有把手位置的邊板,先不要鋸,以避免板小,用木工機具施工時很危險。把手洞預計用12mm的直刀來做,所以我先做一個修邊機配合12mm直刀的治具,




完工後的把手部分,再用圓鋸機切割出所要的寬度,




先用帶鋸機鋸一個粗略地把手弧度,再用滾刨來修刨,




再用Festool的角度截斷機,定邊板長度與切割45度角;在切割時發生了一個插曲,為何我的小邊板老是切割到一半時,老是折斷彈飛,才驚覺會不會沒椅板的關係,造成小板料的鋸片力量過大又沒支撐,而折斷,後來加上一塊夾板廢料後,就解決了,




切割完後試組裝,




由於把手處有用滾刨刨修過,造成兩側邊板高度有些許落差,用小刨刀修一下,




然後膠合靜置一晚,




隔天一早是2012年的第一天,吃過早餐後,繼續先砂磨昨天未完工的小茶盤,一直磨到#400,想說之前買家具時,有送一罐詩肯柚木的柚木油,就拿來用了。




其柚木一塗上去,就馬上被木頭吸收下去了,接連上了好幾層。塗上柚木油後,感覺質感有提升呢,待會就可以拿去送給老婆呢...^.^...




細看幾個45度的接縫處,我對於Festool截斷機的精密切割,給予100分的評價,對於我這個木工菜鳥,也可切出相當好45度角,這是茶盤背面的邊緣,




茶盤正面,




缺陷處,用木工夾膠合何時有點滑掉了,接縫處不在尖端處;加上滾刨修過頭一點了,以至於把手端的邊板內側有些許凹陷




第一次以此種方法來做小茶盤,還好沒有失敗,在這2012年的第一天,有了一個好的開始!!

2011/12/31_一些木工輔具

一般在做木工時,經常是自己一個人,但是,由於最近要裁切一些尺寸大的板材,老婆又不可能時時刻刻可以幫忙,所以就要有些輔具,其中"可調式單輪架"就是個簡單的輔具,






幾乎不用自己組裝,只要安裝腳部的膠墊即可,






"廚櫃層板鑽孔工具",可以快速又準確鑽出層板孔位,與"立式圓鋸機用細木條治具"。






立式圓鋸機用細木條治具,"配合無間隙蓋板時,可以快速又安全的切割出厚度一致的細薄板。可以參考此Thin Rip Tablesaw Jig






實際試用後,還不錯用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