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

2012/05/12_3F書櫃與儲物櫃製作_Part10

由於在做二樓與三樓櫃子時,已經將1cm後的薄松板都用完了,但是櫃子門卻還沒做完,所以又再追加了一批松木,由於都要付運費,乾脆連下一個要做的鞋櫃的木料都一起叫料了,5/11下午廠商送來後,只好自己先下到跟別人借的台車上,剛剛看到時有點嚇到,我的料有這麼多嗎?




先將這些料先整齊地堆放在車庫牆邊,改天再繼續做木工,如此車庫才可以在停車。




星期六(5/12)吃過早餐後,將上次未完成的3F儲物櫃的四個門板繼續加工,




由於中間的薄門板要鑲入到四邊的邊框,所以先用修邊機在上下橫門板先銑一個溝槽,在銑溝槽時,要注意所有的邊板都要使用同一邊當作以板的基準面,




先銑一組上下邊框的溝槽試試看,




緊接著重覆相同的步驟,將剩下另外三組的上下門框邊板的溝槽都銑好,




然後再銑左右兩邊較長的門板溝槽,但是不可以銑到底,




四組八根門板銑完溝槽後,




接著準備中間嵌入的門板木料,先用切斷機裁切所要的長度,




再用圓鋸機切割出一致的寬度,一共有四塊中間門板,




由於中間門板的四邊需要銑薄,就搬出許久未用的Router table與之前買的Router Bit,同時由於這次使用的Router Bit直徑很大,是相當危險的刀具之一,所以在使用時,一定要有輔助安全推具,




然後調整Router Bit的高度,




本來調高度完後,就想說中間有軸承可以靠,所想直接拿一塊廢料來試,結果木料一碰到刀子邊緣就被彈開,馬上驚覺一定自己哪裡沒想到或者有錯,結果就是自己忘記裝上倚板,以為這樣就可以用了,




裝上以板後,又在試了一次,結果發現銑過的表面有點波浪的感覺,應該還有什麼是自己沒顧慮周全的地方,想了一下就發現,那應該就是上方沒有安裝羽毛板,壓住木板,避免在銑的過程中木板浮起,也增加安全性。




用木工夾固定兩個與毛板來由上方壓住木板,




試過廢料無誤後,開始第一塊中間門板的邊緣銑薄作業,




銑完第一個邊緣後,




四邊都銑完後,




一氣呵成將四塊中間門板都銑完後。




與門框試組裝,看起來效果還OK呢!




轉角邊緣處,處理的還算可以。由於,老婆要求門板的造型簡單俐落就好了,所以門框邊緣並無用當初買的廚櫃門板刀子來銑出特別圓弧邊形,




接著上膠將門板組合起來,




將中間門板插入所銑好的凹槽內,第一次做,竟然尺寸剛剛好密合,




再用平行夾夾緊固定,




完成了第一、二門板,




接著第三、第四個門板也都完成膠合,改天再將膠合完成的門板刨修上漆,再裝上去,就算完成3F的書櫃與儲物櫃了。

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

2012/04/29_3F書櫃與儲物櫃製作_Part9

今天(4/29)的主要任務是製作3F儲物櫃的門框,一共有四扇門框,首先間將製作門框的材料分成四組,並加以做記號,




由於門框高度當初忘記上下各要內縮2mm,上下要留一點門縫,要不然會卡到桌板與腳座,因此先用切斷機切除多餘的4mm,




然後描繪左右兩側門框的榫孔位置(忘記拍照了),同時也利用方榫畫線器描繪上下横桿的榫頭,




這次要將之前買的角鑿機派上用場,先選用寬度的5/16英吋(~7.9mm)的角鑿刀,用西式榫頭畫線器取出其榫孔寬度,再描繪榫孔位置。照理說其兩個圓形刀片,應該是對稱向左向右放置的,由於榫頭寬度太窄了,以至於右邊的圓形畫線刀的邊緣是向左側安裝(正規應該是向右安裝)。




緊靠基準邊,然後描繪榫孔位置,




由於松木蠻軟的,可以很輕易地留下畫線刀留下的痕跡,




在燈光下,其畫線痕跡更加明顯,




畫完榫孔後,緊接著,靠著相同的基準面,來畫其榫頭位置,




都畫完後,就搬出精簡版的角鑿機來鑿取榫孔,




要先鑿榫孔兩側的邊緣,由於這是精簡版的角鑿機,沒有可以前後、左右可以滑動的導軌與工作檯面,一切都要自行對準所要鑽的左右兩側邊緣,




我個人是先鑿左側的榫孔位置,




再鑿右側的,




然後再以間隔的方式來鑿洞,如此可以使角鑿刀的四邊受力均勻,避免歪斜,




最後再將剩下部分鑽掉,




清除木屑後,




一口氣將八支邊桿都鑿好榫孔,




然後利用圓鋸機來鋸切榫頭,




先鋸切四邊的榫肩,




在切除廢料時,本想用倚板來固定鋸切的距離,但是這種鋸切方法,將造成廢料被鋸片與倚板夾擊,廢料會向後方迅速彈出,相當危險,所以不可以這樣切除廢料,




改用另一種方式來定長度,再切除不要的部分,如此廢料就不會被鋸片卡住向後彈出,




完成榫孔與初步榫頭的加工後,




接下來就搬出買了許久還未上場的Dado鋸片,




在安裝Dado鋸片時,其兩側外邊的鋸片,除了要注意安裝的鋸齒方向外,還要注意其鋸齒尖端的斜角方向,如下圖所示,這樣才可以精準地先切斷纖維,再由內部鋸齒刮除木料,




利用倚板來規範所要切割的榫頭長度,但是要小心倚板與鋸片距離的問題,距離過於接近時,可以考慮改加墊一個木料於倚板與鋸片間,




切割第一刀後,




第二刀將外緣部分也清除之,




先將八塊木料的單邊榫頭都先切割完成,




然後再換面,切割另一邊的榫頭,




同樣第一刀先切一部份,第二刀再全切完,




不一會功夫,所有的榫頭都做好了,不知是鋸片不利,還是松木材質的關係,榫頭都有毛邊甚至撕裂的痕跡,還是要用鉋刀稍稍刨修一下比較OK吧,




利用鑿刀先鑿修一下榫孔,




通常我在做榫頭時,會做較大一丁點,就是預留報修的空間,然後再利用Large Shoulder Plane來刨修榫頭;榫頭在刨修之前,都是撕裂痕跡,




刨修中,




刨修後平整多了,一方面也刨修榫頭大小,




將所修好的榫頭與榫孔試組合看看,不行的話再刨修一下,




第一扇門框試組合看看,效果還OK啦,不過刨修松木還真得比我以前所使用的白楓木或橡木輕鬆許多呢!!




使用對的工具,工作效率就增加不少呢,完成了四扇門框的榫頭與榫孔的加工了,下次再繼續補作中間的薄門板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