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

2014/11/09_櫸木自然邊碗與櫟子

最近常常陪小朋友去露營,以至於有一陣子沒有玩玩車枳,難得在11/9星期天,有時間又沒下雨可以好好玩一下車枳。

一樣的事前準備工作,在玩車枳前,還是要先將車刀準備好,所以要先將三把中式小圓車刀磨利。




三把長、中、短的小圓車刀磨利後。




今天的熱身活動,是先拿一塊自然邊的櫸木來車個櫸木自然邊碗,




先鎖上2.5英吋夾頭板,




再架到車床轉軸之上,




開電試運轉一下,確認木料有穩固的固定在車床轉軸上,




由於要先由碗底先開始車枳起,所以要先利用鉛筆規劃底部嵌入式圈足的大小,




然後先挖嵌入式圈足處,然後再由碗中心往外車枳。由於是這次的木料裁切方式是屬於板料的,因此其車刀的運行方向,必須掌控一個訣竅,由裡而外,由左至右,這是相當重要的!!




車修出外廓,重點在於圓弧的曲線要滑順,




經過一番努力,搞定外廓,



並砂磨到#600,




由於櫸木有足夠的硬度與密度,所以加工之後,在未推上蜂蠟前,就會產生自然的光澤。




底部及外廓加工好了之後,要換加工碗內,所以先換上4英吋4瓣夾頭,並在夾瓣上先裹上一圈紙膠帶。




然後夾緊木碗的底部嵌入式的圈足,




開電試運轉,並觀察碗緣是否有抖動?若有的話,並須停機調校木碗的位置。經過反覆的調校,務必讓碗緣沒有抖動的現象,才算完成。這個調校的功夫不可省去,必須耐心的去調校。




固定好木碗底部之後,要開始挖除碗內的廢料。但是,要注意的是,剛剛鎖2.5英吋的夾頭板處,它是在木料中心有一平坦的區域,這造成周圍木料比較凸出,下刀時,要小心這個木料落差較大的地方(如下照片,黃色虛線所示)。




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把盤內廢料挖除了,




不知是不是太久沒玩車枳了,一不小心下刀太重了,就造成了右上的碗緣彈刀而樹皮部分破損。




同樣的砂磨到#600,




完工取下後,可以發現照片左下側邊緣,就有剛剛彈刀所造成的樹皮損傷,好家在的是不嚴重,砂磨一下就修補過去了,




推上蜂蠟,好像木頭的顏色也沒變深多少呢!




放到一旁的石桌上取景照一張,




放幾顆昨天剛採的青剛櫟,感覺還不錯!!四顆版~~~




兩顆緊緊相依版~~~




昨天晚上也順便用暖爐,試試烘烤了幾顆青剛櫟,沒想到烤乾後的青剛櫟,顏色由青色轉棕色呢,還油亮油亮的很漂亮呢!




接下來還有時間,老婆要我車一些小櫟子當禮物送人,所以就找根紐松木來車櫟子吧。先輕輕敲入固定頂針,




架到車床上,



先將木棍整圓,由於木料紋路的走勢是左右,不是板料形式,所以車刀可以由左至右走,




也可以由右至左走,




初步整圓後,要改用4英吋4瓣夾頭來夾持,




由於這次所車的圓木桿的直徑過小,無法用標準的4瓣4英吋的夾頭來夾緊,所以必須更換小夾瓣到4英吋的夾頭上。由於之前有再多買第二組4英吋4瓣夾頭來使用,所以乾脆拿這組夾頭來改小夾瓣。




打開第二組4英吋夾頭後,才發現兩者在軸心螺母處有些許不同,右邊是新購入的,左邊是購入車床時,所附贈的4英吋夾頭,




舊的4英吋夾頭的螺母規格,本來就是8tpi(teeth per inch),




而新購入的4英吋夾頭軸心螺母規格,並不是8tpi的,所以有接一個凸出的轉接頭,將螺母規格轉換成8tpi的。




這是新購入的小直徑鳩尾夾瓣,




更換時才發現兩種夾瓣所使用的螺絲頭不一樣,如下照片所示,小夾瓣使用的是右邊形式的內六角螺絲,而原先使用的是左側像漏斗的平頭內六角螺絲。




更換好夾瓣後,就將其固定到車床上,夾住剛剛車好的圓棍,開始來車枳櫟子。




不一會功夫,連照相紀錄都忘了,第一顆小櫟子就快完工了!




細沙磨一下,




第一顆小櫟子就完工了。




推上蜂蠟。




接著再車枳第二顆,




由於老婆希望更小點,比較更可愛,所以第二顆就做得更小了,直徑大小差不多是一塊錢大小般。




跟剛採的青剛櫟相比。




換上第二根木頭,繼續車枳櫟子。




第三顆櫟子...




第四顆櫟子...




今天一連車枳了8顆櫟子。




今天的作品。




傍晚剛好下起雨了,正好收工。今天的成果剛好差強人意~~~希望下一次別再彈刀了!哈哈哈

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

2014/11/05_Kidde一氧化碳警報器

有了煤油暖爐後,就一直想要購入一氧化碳偵測警報器,這樣在點煤油暖爐時,除了床戶不可緊閉外,也多加個防備的警告裝置。經過一番搜尋,發現美國品牌Kidde的一氧化碳偵測警報器相當好評。但是,台灣代理商的定價與美國當地相比,幾乎貴了一倍以上。也因此網路上有相當多的賣家,在網路上銷售直接由美國購入的Kidde一氧化碳偵測警報器,所以我也跟他們購入了兩台,想說兩台同時故障的機率應該很低吧!

網路下單後,隔天就收到了這兩台Kidde一氧化碳偵測警報器,還附有簡易的中文說明,




密封包裝,還贈送三個3號電池(AA電池),




其原廠有附英文的說明書,但是是很小字的印刷。賣我商品的賣家還寄給我,他自己還放大影印的英文說明書,




也有簡易的面板中文說明,除了有液晶的CO值顯示,還有自我檢測的測試按鈕,與CO峰值顯示按鈕。最重要的是,他有高達85分貝的警報聲,當CO超標時,提供相當刺耳的警報聲響,讓你警覺CO明顯超標了!




其他面板上紅色LED、綠色LED與不同警告聲響所代表的意義說明,




另一頁也說明其他功能與利用液晶來顯示所偵測出的CO濃度值(ppm),




總共有三頁詳細的中文說明,最好還是詳加暸解一下,比較保險!

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

2014/11/02_Aladdin煤油暖爐試機

既昨天(11/1)測試了Corona的煤油暖爐後,今天(11/2)改試試阿拉丁(Alladdin)的煤油暖爐,




其左側是注入煤油的加油蓋,右側則是其油料表。阿拉丁的油箱容量為4.1公升,每小時的煤油燃燒量為0.26公升,燃燒所生成的熱量為2.68千瓦,頂端有一個可以除臭的觸媒轉換器,可以減少煤油的臭味,




左側旋鈕是控制油芯高度的,也就是控制沒油燃燒的火焰大小;右側旁邊有個緊急消火的彈簧開關,也就是緊急滅火的開關。




這個藍色的塑膠蓋子,是用來修剪油芯用的。因為油芯用久了之後,難免會有燃燒的纖維長度參差不齊,造成火焰燃燒不平均,甚至紅火,這時就可以利用這個稍稍修齊一下。




先利用電動加油槍將煤油注入到油箱之中。同樣的要靜置20~30分鐘,讓油芯充分吸足煤油。




靜置20、30分鐘後,要先將外罩打開,




有就是將側邊把手向上扳起,就可以將外罩打開,




打開外罩後,由於是第一次使用,所以爐心有罩個塑膠保護膜,要先取下,




將緊急消火板手向上扳,




轉動控制油芯的旋鈕至點火/燃燒處,




也就是可以將那黑黑的油芯旋轉上來至最頂端,然後再將油芯調降,讓爐心的燃燒孔,可以露出4~5排的地方即可




然後再用點火器在油芯周圍的三處點火即可。




調整旋鈕來控制燃燒火焰的大小以及讓火焰都維持透明的藍色!!這個阿拉丁暖爐最迷人之處,就是那個淡淡的藍色火焰!!同樣的,頂端也是可以放壺水來加熱呢!!

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

2014/11/01_Corona煤油暖爐試機

在10月底買了兩台煤油暖爐,還沒時間試機一下,趁著今天11/1星期六晚上,來先試點Corona這台煤油暖爐。




開箱後的黑色烤漆主體,與熱反射板,所以這台的受熱有方向性。




打開側邊的油箱蓋,




拿掉注意說明的紙張後,就可以看到煤油油箱,




其是個金屬長方形的煤油油箱,




將其油箱上下顛倒後,就可以看到其注油的孔位與機制,




將左側的橫桿向右側壓下,即可以彈開注油油箱蓋,就可以在此處添加煤油,




這個是爐火燃燒加熱的加熱板,




可以自爐心位置取下,本身就是個金屬與玻璃的構造體,




煤油燃燒的爐心位置,




暖爐後方是安置電池的地方,以提供電池點火的功能。




在點火試機前,先將還未組合的移動式底座組合一下,





先鎖上一個輪子,




四個輪子都鎖上後,就完成了底座。




接下來就是要點火試機了,首先先將煤油注入油箱內,




安裝到油箱注入位置後,靜置20~30分鐘,讓油心充分吸飽煤油。




20~30分鐘後,將吸飽煤油的油心旋轉上來,油心不用轉得太高,太高會造成燃燒時有黑煙產生,




我是直接用點火槍點火的,




點火後,再將燃燒加熱器裝上,就可以讓加熱器加熱到火紅。由於有反射板,所以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前方有陣陣熱源輻射過來,同時暖爐的上方還可以煮煮熱水,增加一下室內的溼度,因為煤油暖爐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會大幅的下降房間的濕度。